微力量 大健康

作者:新闻中心 日期:2013-06-02 人气:4648

    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,根据含量比例的不同,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。每种微量元素仅占人体重量的0.01%以下,但每种微量元素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,仅仅像火柴头大小甚至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能量。因此,它们的摄入过量、不足、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,影响人体健康。

    不可忽视的“微力量”
    微量元素大多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,传递着生命所必须的各种物质,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。他们存在在人体中的每个部位,以自己特有的作用维持着整个身体的健康,让身体的每个器官都能正常地运作。但是它们并不是固定在人的体内的,它们也可能会流失,随着它们的流失,人体的健康状况就会出问题。
    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:钙、铁、锌、硒、碘、矾、氟、铬、钴、镁、钾、硅、锰、锡、铜、钼、镍等元素。这些元素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,各司其职,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人体各项机能。它们有的能维持人体正常的肌细胞功能,保证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功能正常;有的是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,是制造血红素和肌血球素的主要物质,是促进维生素B族代谢的必要物质;还有的参加人体内许多金属酶的组成,使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够正常地运行。
    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有:镉、汞、铝、硼、铅、砷等。这些元素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,如砷元素,如果人体摄入过多则会致使人死亡;而铝则会危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,对体内磷代谢及酶的活性产生不良影响。科学家们曾对患老年痴呆症的人进行分析研究,发现他们脑组织中的铝含量比正常人约高四倍。
    所以人体的健康需要正确地摄入微量元素,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有害的微量元素千万要分清楚。如果有益与有害的微量元素搞混淆了而造成乱补,那对人体健康来说无疑是可怕的。

    科学对待“微元素”
    人体个器官功能的运行需要微量元素参与,于是微量元素的补充对人的身体来说就成为必须的。微量元素的获取方法很重要,要掌握一定的度,既不能过多,也不能过少,更不能缺乏。一定要适应人体对它的需要,这样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,否则就会引起身体的不适,甚至生病,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。补充微量元素的其中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膳食补充,相反当膳食中某种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时,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。另外,人体还可以通过药物摄取必要的微量元素。但是在选择药物时必需要有针对性,要补得科学,切勿乱补滥补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
    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如钙享有“生命元素”之称,它能维持正常的肌细胞功能,保证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功能正常,对骨骼发育起到重要作用;碘被称为“智慧元素”,饮食中如果长期缺碘,会引起儿童智力低下等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,严重影响国家民族的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;铁是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,是制造血红素和肌血球素的主要物质,是促进维生素B族代谢的必要物质。

    补元素,固健康
    中国人目前普遍缺乏的微量元素有“钙、铁、锌、硒、维生素A、碘”等微量元素,这是由地理环境中的元素不平衡、食物中含有天然存在的矿物质拮抗物、摄入量不足或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引起的。
   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等单位共同发起的“心系好儿童”活动组委会发布的最新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》调查报告显示:我国儿童中营养失衡、营养不良、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相当普遍。中国十大城市2岁以内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达24.2%,0岁至6岁儿童缺锌比例为39%,3-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.3%,儿童钙摄入量不足也比较严重,只达到其膳食钙推荐摄入量的1/3左右,而达到标准摄入量的不足5%。据了解,此次抽样调查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的243479人。调查结果表明,儿童钙、铁、锌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不仅存在于贫困和偏远的农村,还存在于大中城市及近郊的乡镇地区。同时,从我国城乡儿童的膳食结构来看,城市儿童脂肪摄入占总能量的比例却大于35%(正常为25%-30%),农村儿童脂肪摄入量也在不断地快速增加中。
    因此,适当合理地补充“钙、铁、锌、硒、维生素A、碘”等微量元素就成了我们强身健体的一项重要工作。

    最易缺乏微量元素的三大人群
    第一类人群是少年儿童。因快速生长发育,消耗较大,补充不足,饮食结构不合理,厌食、偏食、易生病等原因,易缺乏锌、硒、碘、钙、铁等。
    第二类人群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。因胎儿快速生长发育,消耗量较大,孕妇由于妊娠反应也往往会导致摄入不足,饮食结构不合理,偏食、挑食、生病等原因,易缺乏锌、硒、钙、碘、铁、钼、锰等。
    第三类人群是免疫力低下者及中老年人。缺乏微量元素锌、硒等可导致免疫力低下,所以免疫力低下常由于微量元素缺乏所导致;老年人因胃肠吸收功能下降,且易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,易缺乏锌、硒、铬等。

1
0